·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风采 | 畲乡旅游 | 民生在线 | 景宁教育 | 人文畲乡 | 《畲乡报》 | 景宁微博
专题专栏 | 部门纵横 | 企业在线 | 法制在线 | 生活资讯 | 读图时代 | 便民公告 | 问政直通车 | 景宁网视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十二五”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回眸

/jnnews/ 中国景宁新闻网  2016年3月21日 11:24  

一村一特色 一户一美景

 
 
 
 

  石块垒砌的游步道、飞檐翘角的畲寨山门、古色古香的民居样板房……走进大均乡李宝村,青山环抱,绿水绕村,处处体现着特色的民族风情。而早些年的李宝村地处偏僻,贫穷落后,从“不毛之地”蝶变成现如今“村美、民富、风正”的魅力畲寨。李宝村的美丽蜕变仅仅是我县“十二五”期间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以来,我县以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为工作目标,在具体的建设中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和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等工作为突破口,凝聚合力,着力打造出符合我县特色、赋有畲族文化内涵的“一村一特色,一户一美景”的“美丽乡村·魅力畲寨”。

  多方联动提高认识凝聚合力共创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涵盖面广,资金投入大,涉及农业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我县注重多方联动,整合资源,共创美丽乡村。

  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在设立专门办公室的基础上,结合市里“六边三化三美”行动,设立了美丽村庄、美丽业态、美丽公路、美丽民居等10余个创建工作专项组,改变以往美丽乡村建设由县农办牵头“单干”为主的单向工作格局,形成了以农办、建设、农业、林业、交通、水利、旅游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生态局面。积极整合部门资源,共同规划,发掘畲乡传承文化,保护和修缮传统建筑,助推“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建成畲乡“金名片”。

  宣传引导,营造氛围。继续畲族文化的系统化研究、整理、加工和提升,扩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组织开展的“我给房子洗个澡”、“美丽大比拼”、“花样农家”、“好主妇评选”等群众性主题创建活动,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洁意识。广泛开展文明宣讲和文化展示活动,弘扬乡风文明,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环境意识,使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同时,结合“六边三化三美”行动,要求每个乡镇至少打造一个以上精品村,进一步浓厚了“学比赶超”的创建氛围。

  注重开发合理利用产业推动建设美丽乡村

  坚实的步伐,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十二五”期间,县农办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借势培育乡村民宿经济,全县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继续呈现出了良好发展态势,成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新亮点。以大均中国“畲乡之窗”和“云中大漈”两个国家级4A级景区为中心,合理开发,深入挖掘周边村落资源,建立休憩小景点。2015年共整合省、县财政资金1502万元,共实施农家乐基础设施项目17个,并特别安排资金40万元对民宿进行设计,民宿发展走在全市前列。建成农家乐综合体1个、市级特色乡镇1个、市级农家乐特色村2个、市级农家乐特色点3个、农家乐集聚区民宿5个、三星级农家乐经营户38户,新增床位数约1000张。全县农家乐共接待游客182万人次,经济收入9023万元,分别增长32%和33%,农家乐民宿经济发展工作在全省年度综合考评中荣获优秀。

  让村子变美,让农民更幸福。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分享着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县农办以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和消除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为目标,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积极支持畲森山、睿合培训、惠明茶业公司、奇尔茶业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平台建设。同时,积极鼓励推进“基地+低收入农户+政府+金融+互联网+”的“众创平台”扶贫模式,如郑坑乡的“村邮乐购”开启互联网+“慈善超市”扶贫模式、沙湾镇的“畲森山”品牌高山蔬菜种植基地+留守农民+“订单农业”扶贫模式等。此外,加强文化产业与乡村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共同繁荣发展。通过举办东坑深垟畲药节、马坑“畲寨,我来啦!”、雁溪古风摄影节、秋炉游泳登山节、梧桐“崇学”文化节等系列活动的举办,吸引了一大批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以节促文,以文促旅,使美丽环境催生美丽经济,刺激村集体经济发展。

  统筹规划着眼长远以文化引领建设美丽乡村

  “十二五”以来,县农办充分挖掘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统筹规划美丽乡村“内在美”。一方面,坚持以“传承与现代共聚”的理念来保护和传承民族风俗,恢复畲族极具特色的民族和民间传统文化项目,积极组织举办畲族“三月三”、畲族服饰设计大赛和畲家盘歌会等多种文化活动,为我县“美丽乡村·魅力畲寨”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坚持以“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理念来保护和建设畲族特色古村落,注重规划设计,做到即保护古建筑个性之美,又注重修复古村落的整体之美,让古村落保持与山水相依,与日月同辉的神韵。目前,全县在建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13个,其中省级重点历史文化古村落4个。

  以洁净为基础,以文化为引领,以旅游促发展,通过环境整治,举办文化活动,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大均乡、澄照乡的畲族婚俗、东坑镇的“畲寨,我来啦!”畲族文化真人秀、大漈乡的“进士及第”等各类结合旅游的文化表演活动,吸引了一大批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实现了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美丽效益。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村、文明村、小康体育村、文化村建设,有力推进了全县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目前,全县254个行政村均创成市级生态村;已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129个,其中,县级7个,市级以上122个。

  精准发力“六次”升级以机制建设规范美丽乡村

  为了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序性和整体性,在安排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时采用“六次升级”机制。第一次升级为洁化,对应目标为洁净村庄,主要工作载体为垃圾无害化处理、“双清”、“四边三化”和农村“门前三包”等,目的是为了发挥群众在美丽乡村创建中的主体性和基础性作用,节省美丽乡村建设成本,促进群众转变生活方式。第二次升级为硬化,对应目标为小康村庄,主要工作载体为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村庄整治提升工程、农村卫生改厕工程、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目的是为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一个基本小康的生活环境。第三次升级为绿化,对应目标为生态文明村,主要载体是绿化村创建和花样村庄打造,主要目的是彰显山区美丽乡村真山真水的独特韵味。第四次升级是亮化,目标是亮丽村庄,主要载体农村亮化工程,目的是让农村的夜景更加美丽。第五次升级为美化,对应目标为“美丽乡村·魅力畲寨”,主要载体是中心村培育、魅力畲寨建设、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利用、农家乐、民宿休闲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等,主要目的是让农村更美、村民更富。第六次升级为文化,对应目标是文化创意村庄,主要载体是打造文化创意小品,培育创意农业,发展民俗风情等,形成生态文明新风尚,主要目的是使农村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六次”升级,层层递进,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改变了生产方式,致富了村民,让闭塞的乡村重现活力,带来村美人富。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五年光景,在畲乡这片土地上,美丽乡村遍地开花,一幅崭新的美丽乡村画卷,在畲乡正在徐徐展开。

 

来源: 畲乡报  作者:  编辑: 叶俊

相关文章

景宁畲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3号 浙ICP备10054091号

中文网址:景宁新闻网 地址:人民中路9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投诉电话:0578-5087699 mail:zgjnxw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