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风采 | 畲乡旅游 | 民生在线 | 景宁教育 | 人文畲乡 | 《畲乡报》 | 景宁微博
专题专栏 | 部门纵横 | 企业在线 | 法制在线 | 生活资讯 | 读图时代 | 便民公告 | 问政直通车 | 景宁网视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我县民族村增收致富有活力

/jnnews/ 中国景宁新闻网 2019年2月2日 17:11 

  近年来,我县努力擦亮生态、民族两张“金名片”,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民族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助力民族乡村振兴。2018年,全县46个民族村全部完成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简称“消薄”)工作,各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经营性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同比增长56%。

  在加快民族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过程中,我县通过组织引领,建立县领导结对民族村的制度,向民族村派驻第一书记牵头引领各项工作开展,以及在各民族工作重点乡镇创设平台等举措,直接指导、帮扶民族村“消薄”工作,促进各村转变观念、树立信心、确定目标,开阔思路创业创新,铸就“增收梦”。通过精准帮扶举措,切实加快畲寨“消薄”,让民族村实现“脱帽快跑”。在统筹资金、加大民族村投入方面,通过设立县级少数民族专项发展资金,将上年度地方财政收入的3%用于当年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为村集体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创设条件,近三年县级民族专项资金达4450万元。

  加快民族村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2018年以来,我县立足生态山水优势,大力推进“景宁600”生态产业品牌建设,结合当前“丽水山耕、景宁600”的品牌战略及政策扶持,对具备发展特色产业的村,大力支持其发展生态农业产业,促进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东坑镇桃源村就立足生态优势,通过建设水果沟,绿色产业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各色水果逐渐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目前该村水果基地面积达800余亩,有葡萄、樱桃、猕猴桃、梨等10多个品种。2018年,仅葡萄一项年产值就超过200万元;大均乡李宝村通过引入工商资本创建“云中公社”,实施“农旅融合、生态振兴、伦理重建”等三大举措,村企共建合力打造农村社区致富共同体,探索出独具畲乡特色的“小山村大改革”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民族村增收致富新路子。仅2018年上半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收8000余元,让精准扶贫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做足山水文章,充分发挥优势,一村一策打好特色牌,畲乡民族村寨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激发,活力迸发。

来源:畲乡报 作者:胡伟鸿 雷依林 编辑:徐悄峥

相关文章

    景宁畲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3号 浙ICP备10054091号

    中文网址:景宁新闻网 地址:人民中路9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投诉电话:0578-5087699 mail:zgjnxw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