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社会新闻 > 正文

感恩有你!景宁最美“逆行者”

2020-04-16 17:28 来源:

岁末年初,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危急时刻,景宁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王国嗣、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护师许娟主动请缨,分别加入浙江省第二批、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伍出征武汉。

今天,我们来分享他们的故事,他们和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一样,以自己的勇敢坚毅在战“疫”中展现了白衣战士的责任担当。

王国嗣:“国有令,必响应”

出生于1989年的王国嗣,虽然年龄不大,却已有8年的急救经验,性格内敛的他平常话不多,在工作中以自己的细心耐心和医术实力赢得患者和同事的认可,擅长急危重症疾病诊治,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呼吸衰竭等急性相关疾病的救治。

  自疫情发生后,王国嗣一直非常关心相关情况,在浙江省组派医疗队驰援湖北的动员令发出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报名参加。他说,做为男医生,在体力和适应能力上会有一定的优势,“更何况我是单身未婚,无后顾之忧,比其他人都合适。”虽然是轻声细语,却有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和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四)清晨,刚完成突发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他,做好工作交接后,挥别同事与家人,跟随浙江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当天就赶赴武汉。

  经过短期专业培训后,王国嗣被分派到武汉一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马上投入战“疫”一线。在防护服、护目镜、专业医用口罩、医用橡胶手套的全副武装下开展8小时的工作,跟日常的医院诊疗工作有很大不同,特别对医护人员的体力是一大挑战。在闷热不透气的防护状态下,不能坐卧休息、不能进食、不上厕所,他秉持着一颗医者仁心和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克服远比想象大得多的困难,与时间赛跑、与病魔决战,用爱与责任架起生命的桥梁,为患者托起春天的希望。

4月3日是王国嗣返回景宁的日子,他第一时间向同事报平安,并请求立即回归岗位,他说:“我不在的日子,同事们很辛苦,我早一天回归,他们就可以多一点时间休息。”

  回首在武汉工作的50多个日夜,王国嗣表示,这必将成为最宝贵、最难忘的一段人生经历。“作为一名人民医生,只要有需要,一定会负重前行。”淡淡的语气,却分明让人感受到了强烈的职业使命感和一颗有着为国为民情怀的火热内心。

  而在武汉期间,最让王国嗣难忘的是“火线入党”,面向党旗,举右手握拳宣誓的情景深深刻在心里。“国有令,必响应,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决心和承诺。”他说。

许娟:“不去武汉,才是此生遗憾”

许娟,是一名从事护理工作已20多年的“老兵”,是重症医学科业务骨干,在疑难病症护理、各类休克、心衰、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方面能力突出。疫情发生以来,看着新闻报道中不断增加的确诊数字,作为一名同行,她对武汉医护人员面临的艰辛和压力感同身受。“我要去武汉!”她立即向医院提出申请。

2月9日,接到驰援武汉的通知,许娟一颗心才觉得落了地。到达武汉后,她被分派在方舱医院,以每班6小时的轮班方式开展工作,并担任护理组小组长。在她看来,剪去一直留着的长发、业务工作繁重都不是事儿,最大的挑战是与防护服的“配合”。

  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同事的安全,医护人员每次进舱前必须穿戴好手术服、隔离衣、防护服、外层隔离衣,3层帽子、3层手套和鞋套,还有口罩和护目镜,一个流程下来需要花半个小时以上,脸和耳朵不大一会儿功夫就勒得生疼。下班,则同样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光洗手就需要10次以上才能出舱。加上驻地到医院的路途来回和个人洗刷、消毒的时间,一个班次下来,差不多要花近12个小时才能吃饭休息。“现在,我们都变得特别能抗饿、特别能忍耐。”许娟笑笑说,“其实,工作时间也来不及多想,每个护理人员管着40多个病人,因为是隔离状态,吃喝拉撒都必须我们管。”

许娟记得,有一名身患白血病又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入院时情绪很低落,她和同事在护理之外给予更多关心,一有空就跟病人聊天、开导鼓劲,给予亲人般的温暖,渐渐地,病人开朗了许多,身体康复加快,在出院的时候,病人特地找到她们护理人员要求合影留念。“看到病人康复出院是最高兴、最感动的事,感觉自己的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跟王国嗣一样,许娟也“火线入党”了。“而且,特别激动的是,李兰娟院士是领誓人,我们还合影了。”聊起当时的情景,许娟依旧一脸幸福,“很珍惜这一段人生经历,不后悔自己的决定。我清楚,如果不去武汉,才会是此生的遗憾。”

记者:胡伟鸿 通讯员:陈乐冰


标签:

责任编辑: 吴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