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社会新闻 > 正文

传承文化,即是未来!为畲族山歌打call

2020-05-11 12:55 来源:

“山歌好听人人爱,上祖流传后人唱……”静静地站在岗石化礼堂的舞台上,柔柔山歌悠扬飘入耳边,令人沉醉。

作为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畲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蓝景芬一直牢记肩负使命,基因里流淌着畲族山歌的淳淳记忆。从孩提时期,蓝景芬就是听着太婆以及妈妈的畲歌声熏陶下长大的,哪怕在外漂泊十年,心里也一直牵挂着那熟悉的旋律。“既然我对畲歌魂牵梦萦无法割舍,也许,我真应该回家乡做点什么了!”于是,蓝景芬毅然决然回到村里。

第一步,便是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召集村里跟她一样爱好畲歌的农家妇女们成立“岗石女子原生态山歌队”,哪怕大家都是终日务农劳动的农民,没有丝毫的表演经验与团队合作能力,但蓝景芬硬着头皮从零开始,自费到处去培训学习,主动去先进村讨教经验。

慢慢地,在街道文化站的指导下,大家利用农闲时光一边练山歌一边上礼仪课,从微笑开始学手势到动作,手把手、一遍遍地练。终于不负有心人,山歌队在原有基础上改编出迎宾歌、敬茶歌、敬酒歌等,将真实劳作、日常生活、民俗婚嫁内容融入到畲歌中,山歌队带着憧憬与希望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

现如今,岗石女子原生态山歌队已经承接了村里大大小小无数场次的接待活动,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从最初成立的12人发展到现在的38余人,山歌队里男女老少都有,都是热爱畲歌文化的草根,蓝景芬心中很是安慰,后继有人才能做到传承,孩子们正是未来的希望。

随着岗石村文化礼堂的建成和使用,文化活动广场、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阵地都为山歌队提供了优越的展示活动空间。于是,蓝景芬更是把山歌传承作为一件正经事来做。寒暑假,为放假回来的孩子们精心筹备“春泥计划”,举办畲族民俗体育小小运动会、图书分享会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年初,开展“畲族祖训与家规”主题文艺展演、畲族民俗体验日,培育村民树立家训家规的良好民俗;年末,策划“百村闹村·乡村春晚”,让村里人都能相互犒赏一年的丰庆。每一次,蓝景芬跟她的山歌队都积极谋划、主动参与,致力于把畲族元素融入到各种活动当中。她说:“让孩子们在畲族氛围熏陶下健康成长,让大人们重拾对畲族文化的热爱,这是我为畲族山歌后继有人急待要做的两件事。”

从2014年蓝景芬被评为县级畲族民歌传承人起,这五六年她没有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亲人朋友都说她俨然一个忙忙碌碌的“疯子”。

在许多人眼里这也许是件没有意义的事,可蓝景芬觉得它很值得。她说:“我要用我们山歌队的名号打响‘岗石畲寨’,让大家都来听我们的畲族山歌!”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蓝景芬不仅开设畲语课堂,还领着山歌队参加了县里的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还走出景宁、走出丽水、走向了全中国。参与编排的情景剧《彩带情思》获得全国畲族原生态民歌大赛金奖;《彩带之歌》参加济南中国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博览会展演获优秀奖;《彩带情丝》荣获第五届畲乡三月三全国民歌大赛(原生态组)金奖;《畲家米酿》获丽水市第八届农民艺术节擂台赛获丽金奖;《彩带之源》参加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文艺展演;《我的山歌梦》参加丽水市“中国梦我的非遗梦”征文获三等奖。

作为名副其实的“村晚民星”,蓝景芬不满足于现有成绩,除了筹办“喜乐畲村情定畲寨”特色婚嫁歌会迎来中外游客,传扬美丽畲音,还准备将现在队里的小朋友们组编成一个“小山凤”组合,用她们的童声童趣重新拾起畲族儿歌的魅力。“用我们的歌声与表演把非遗保护的意识和责任传递到千家万户,宣传到社会各界,让农民的畲族山歌走得更远,走向更大的舞台,这就是我的梦。”蓝景芬眼神坚定地说道。


通讯员:吴珊


标签:

责任编辑: 吴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