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专题新闻 > 专题专栏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篇 > 正文

百年党史 畲青年说⑧||石伟兰:一任接着一任干 接续奋斗的幸福之路

2021-08-20 11:05 来源:

“畲青年”宣讲员石伟兰

大家好!我是景宁畲族自治县“畲青年”宣讲员石伟兰,今天我带来的微党课题目是:“一任接着一任干 接续奋斗的幸福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吾深以为然!景宁县澄照乡金坵村就有这么一群用奋斗实现脱贫致富的“追梦人”。

1985年,37岁的雷正余上任村支部书记时,一直有个梦想——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可那时的金坵,人均年收入不到185元,村集体收入更是“一片空白”,而当时连接外面世界的仅是一条羊肠小道。粮食运不出去,机械化也引不进来。雷正余说:“没有路的话,什么都干不了。要想富,先修路。”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机械,没有炸药,甚至没有劳力。雷正余挨家挨户动员,可应者寥寥,他就独自背起锄头、铁锨,移石头,除荆条,填水坑,再运来山石平整道路。雷正余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奋斗精神,深入人心,感动众人。渐渐地,村干部加入了,村里的党员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了修路的队伍。大家齐心合力,起早贪黑,原计划一年半的工期,最终只用了一年。机耕路修通那天,看着一车车金灿灿的粮食往山外运,村民们放起了鞭炮。沿着这条路,金坵从贫困走向了希望。

1997年,雷正余卸任后,陈立平接任他的班,同时也把雷书记的那股拼劲接了过来。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鼓励农村发展小水电,金坵建起了150千瓦的蒲洋二级水电站,每年为村里带来5万元的固定收入。可相邻几个村通过劳务输出和兴办企业,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金坵逐渐被甩在后头。陈立平坐不住了,带着潘欣根四处考察取经,学习发展经验,找寻合适产业。为了引进优质产业,陈立平请来农业专家实地考察,结论是金坵的空气、水质、土壤非常适合种植茶叶。天时地利,只差人和。陈立平和潘新根当下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几度冬去春来,“试验田”成功了!——产值翻了一倍不止。这让村民看到种茶有奔头,纷纷加入种茶队伍。如今,全村301户村民几乎家家都有自己的茶园,村集体收入从1万元增加到3万多元。

2011年,潘新根接过了“传帮带”。因为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金坵村又是典型的畲族村,民风淳朴,且充满浓郁的畲乡民族风情。潘新根敢想敢干,把金坵的发展战略定位在畲族文化生态旅游上。为了搞好旅游,潘新根带领村民对村容村貌进行大规模整治,彻底清除露天厕所,顺利开通“景泰公路”,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大胆启用婚嫁表演,成功打造全县第一个乡村旅游试点——封金山水利风景区。如此,村集体收入从3万元增加到了26.5万元。

2019年兰文忠接任书记后,深挖传承民族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紧扣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发展定位,一张蓝图绘到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为实践写照!为了给金坵引进更多新项目,几任书记一起“头脑风暴”。作为浙江蓝氏的发源地,金坵倾力打造蓝氏文化体验中心;通过改良嫁接技术,不断提高茶叶产量,茶厂投资商纷至沓来;2020年底,顺利建成花海滑道,预计投运后,村集体收入将突破50万元。

36年来,四任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身体力行,修好了全村第一条机耕路;敢为人先,发展茶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创新实干,开启景宁第一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与时俱进,把乡村振兴战略一以贯之!四任书记接续奋斗的故事讲完了,但他们的奋斗精神一直延续着……

丽水市委常委、景宁县委书记陈重说,正是这些畲乡干部群众发挥“志不求易 事不避难”的精神,薪火传承,接续奋战,才开创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新局面。

的确,幸福从来不是敲锣打鼓,喊喊口号就有的,要幸福就要奋斗!来!让我们以奋斗为桨,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百年华诞!撸起袖子加油干!一起追逐幸福!

位卑不敢忘忧国!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更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的要求,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时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承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奋斗目标,释放一个共产党人光和热!


标签:

责任编辑:

少年儿童独特的视角向世界传递亚运好声音,讲述亚运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