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部门纵横 > 正文

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试点之景宁探索(八):创建畲乡公共文化物流体系 实现文化服务优质精准直达

2023-01-06 10:56 来源:

基本情况






景宁聚焦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深入实施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文化物流”,创建文化资源仓储中心、文化快递员队伍、文化服务转化平台、文化点单补助机制等举措,推动实现公共文化资源高效利用、文化服务精准对接、文化人才充分流通。






主要做法






一是搭建文化资源仓储中心,推进文化公共资源变“散”为“聚”。

为更好地让文化资源得到整合利用,文化部门通过广泛座谈、意见收集,将分散在县域范围内的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摸排,整理出行业引领人才、文化精品、优质团队等文化资源213项,包括文化人才30余人,精品节目60余个,精品业余团队50余支,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等各类文化资源百余项。

二是组建文化快递人员队伍,推动文化供需对接由“粗”及“精”。

制定出台《“文化物流”服务标准》,通过申报或推荐的形式,经过文化部门专业测评合格成为文化快递员,形成由非遗传承人、社会志愿者、群众业余团队骨干组成的文化快递员队伍,根据专业特长分为文艺快递员、电影快递员、图书快递员、培训快递员、演出快递员5种类型,共69支队伍,合计500余人。

三是建立文化项目补助机制,推动文化产品政府购买“好中选优”。

将文化项目补助(采购)金额“明码标价”向社会公开,由各类主体自愿申报。实行文化项目申报主体专家答辩制度,由专家团队根据申报主体资质、服务内容、预期绩效等状况,提出对申报主体的经费拨付或产品补助意见,确保文化项目补助资金使用透明、精准、高效。






主要成效






一是实现文化产品精准供给。

推行“群众点菜、文化快递员送餐”订单式服务模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渠道由传统的“往舞台上看”向“到群众中来”拓展。特别是图书进民宿、公益电影进影院等产品有效满足群众诉求,得到群众广泛认可。

二是实现文化资源高效利用。

通过建立“线上需求点单”“线下项目申报”“电话预约”等文化产品定制平台,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重复循环高效利用。自2017年文化物流创建起,已完成送戏下乡698场,为乡镇提供节庆策划100余场、培训180余场,建设特色书房30个,送书5万余册、送电影近8000余场;带动群众自发办活动3000余场,“一乡一品”“百村闹村·乡村春晚”等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三是实现文化产业多元融合。

搭建营销企业、旅游企业沟通对话平台,促进文化品牌市场化运营,2020年到2022年举办乡村文化节事活动63场,引客24万余人次,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和农户增收3000余万元。








标签:

责任编辑: 杜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