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乡镇动态 > 大均乡 > 正文

喜看乡村共富路‖大均村:绘就宜居宜业宜游的古村幸福景

2022-12-20 15:09 来源: 记者:梅雯欣 实习记者:潘青青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畲乡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活力迸发,如今的畲乡,田园里瓜果飘香,屋檐下花团锦簇,白墙黑瓦的村居掩映其间,构成了一幅幅新时代乡村美丽图景。这美景凝结着党政方针的正确指引、各级干部的奋斗实干,还有乡村群众的勤劳汗水,景宁融媒体中心推出“喜看乡村共富路”系列报道,讲述畲乡大地上乡村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加速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的生动实践,描绘畲乡群众奋力打造山区和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景宁篇章。

从景宁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畲乡绿道一路向西南前行13公里,就到了“中国畲乡之窗”景区所在地——大均乡大均村。村口的千年古樟,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见证了大均古村千百年来的兴衰繁荣,也见证着它在新时代里焕发出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十年来,大均村依托古村风韵和畲族风情,从衰落的港口商贸村成为了如今游人如织的风情旅游名村;又借山水之力,从昔日溪水“空流淌”到如今多举措盘活富民“水经济”,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古村“复兴路”,描绘出一幅景美、人和、业兴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古村畲味引游人

冬日的大均村安宁静谧,漫步在大均古街,可以静静品味古村风味。虽不是旅游旺季,还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畲族风情。游客戴伟来自台州,被同行人称为“旅游达人”,爱好旅游的他,早在十多年前就来过大均村,印象中,彼时的大均村还未兴起旅游业,“这次故地重游,感觉大均不仅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古韵也越来越浓厚了。”

大均古村始建于唐末五季初期,历史文化悠久,自然、人文景观佳丽,古老民间传说源远流长。2009年,饱含着当地村民“旅游致富”的期望,打造“中国畲乡之窗”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一重点项目落地大均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大均村始终注重将古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在保持古街原貌的基础上,将民俗文化、历史典故、传统技艺等元素融入古建筑中,充分挖掘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特色。如今走进大均古街,古朴雅致的民居和商铺映入眼帘,工艺考究的砖雕门楼、质朴自然的卵石泥墙、装点着旧式门窗的临街铺面……一砖一瓦无不在诉说着古村故事。

除了是历史文化悠久的古村落,大均村也是展示畲族文化的重要窗口。每逢节假日,大均古街总是游人如织,一拨又一拨的游客纷至沓来,他们换上畲族服饰、观看篝火晚会,体验畲族婚嫁表演,尽情感受浓郁的畲族风情。村民们也因景区客流量的大幅提高,有了新收入:有人开起了民宿农家乐,有人经营起旅游商品店买些特产和工艺品,有人则在景区内的婚嫁表演队上班……“我们景区和婚嫁表演队的员工都是村里人,遇到旅游旺季,也能为村民带来不少收入。”大均村党支部书记王光泉介绍。

依托民族风情、生态禀赋及深厚的人文底蕴,大均村成为了周边省市游客假日期间的热门打卡地和旅游首选地,旅游业俨然成为大均村的支柱产业。



小溪急流水生“金”

大均村地处瓯江支流小溪流域的水陆交通枢纽,三面环水,以丰富多样的水资源著称。一直以来,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都和小溪息息相关。但如何充分利用小溪优质水资源禀赋,激发水资源内生动力,成为了发展“水经济”的难题。

2016年,应急水域救援培训产业来到了大均,给大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均的水流环境和天然险滩非常适合进行水域救援训练,而且小溪的水质非常好,在这里训练就像是在‘矿泉水’中游泳。”景宁户外应急救援队队长吴丽伟介绍,大均小溪流域拥有优质的Ι类水水质和十多种急流水域,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急流训练场。

凭借着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这几年,大均乡水域救援培训逐渐从分散走向规模,从民间义务救援队伍训练点延伸到社会专业救援部门人员培训点,很快就成为全国小有名气的天然水域救援训练场地。全国各地的民间救援队及消防救援队纷至沓来,并与省消防、省红十字会、国际搜救教练联盟、浙江逆浪救援等多个部门和机构达成定点合作。

大批来自全国各地消防部门的救援人员来到大均,也让当地村民吃上了“生态饭”,大均村“凤凰山居”民宿业主徐梅英在杭州生活工作了20多年,2016年回到大均村,乘着水域救援培训的东风,又凭借着精湛的厨艺,“凤凰山居”渐渐成了许多培训队伍的定点用餐、留宿地。“民宿从2016年开业到今年,来自水域救援团的人一年比一年多,给我带来了不错的收入。”徐梅英说,“培训经济”每年能为她带来10余万元的收入。

水域救援培训为大均村带来的喜人变化,王光泉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光是今年,水域救援培训基地就吸引了42批次2000余人,直接带来了8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村民们钱包更鼓了,脸上笑容也更多了。”

绿水青山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不止于此。不久前,景宁浮伞仙渡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申报的绿曲酒工坊入选首批市级非遗工坊名单。绿曲酒取自大均小溪Ι类优质水,酒质醇厚,色泽清亮,进一步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下阶段,大均还计划建设山地救援培训基地,实现培训经济新跨越。”王光泉说,大均村“绿水青山”生态价值,正通过尽可能多的形式和载体,转化为“金山银山”,成为助推富民强村的新产业。



村风村貌换新颜

在戴伟的印象中,大均村村容村貌的改变,也让他印象深刻,“现在这里的环境很好,道路干净整洁,村民们也都很热情,真是焕然一新了。”戴伟感叹道。

走进大均村,乡村的宜人环境令人赏心悦目,平坦干净的连村小路、整洁温馨的农家小院、精致多样的景观小品……这一切,都得益于人居环境整治。

近年来,依托“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工作,大均村从细微处着手,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让美丽乡村图景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奏响了乡村治理的“新乐章”。

“为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我们深入开展美丽庭院、美丽民宿、最美家风创建、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等活动,激发‘爱美之心’,让群众自觉参与其中。”大均村驻村干部柳颜告诉记者,随着乡村治理成效不断凸显,在村民间形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新风尚。每个月的15日,由大均村妇女组成的“巾帼服务队”就自发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村主干道、入户道路、村民住房周边……“巾帼服务队”的身影遍布在大均村的每一个角落。

改变的不只是村容村貌,还有村风民风。浸润着浓郁书香的民族书屋,沉淀着畲族文化的畲药科普馆,功能齐全的文化礼堂……在大均村,“遍地开花”的公共文化设施充实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以文化建设引领乡风文明建设新风尚。“我们希望村民们在物质上富起来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能更加富足。”柳颜说。今年以来,大均村还创新形式,深入挖掘本土优秀家风资源,开展“三代畲音传家风家训”“清风好家庭”评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优良家风”和“廉洁新风”吹入大均村的每家每户。

前不久,村里还建起了民族巾帼共富工坊,将畲族头饰、畲族布鞋等加工装配环节延伸到村民“家门口”,为农村高龄老艺人、居家妇女等群体提供灵活机动的就业岗位。村民们时常聚在这里唱畲歌、边做工艺品边进行抖音直播。共富工坊里歌声笑声不断,村民们的业余生活丰富有趣,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愿景,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




标签:

责任编辑: 陈强